产品分类
    电子花圈
    电子拱门
    电子灵堂
    电子供桌
    灵棚牌楼
    新型站飘
    绢花配件
    LED显示屏
    天堂柱
首页 > 新闻资讯
。砍牛祭祀,是布努族系瑶族中最有特点的丧葬仪式

白裤瑶属于瑶族的布努族系,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、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,因其男子穿白色紧腿过膝短裤而得名。砍牛祭祀,是布努族系瑶族中有特点的丧葬仪式。

举行砍牛仪式,一般砍一至八头水牛,视死者的地位以及家境而定。凡5岁以上的族人非正常死亡后亲属都要参加此仪式。砍牛送葬声势浩大,准备10余面铜鼓,齐声敲响时10里外可闻其声。砍牛时,牛被拴在木桩上,由死者亲属轮流喂食稻谷,之后巫师唱歌并向牛身撒白米。砍牛开始。规定舅父砍第一刀,之后其余人才能下刀。这个规定是远古时期瑶族母系氏族习俗的延续,舅父作为族长的左右手,在族内有着重要的身份地位。砍牛仪式上,人们手举大刀向牛颈砍去,一刀接一刀,直到牛被砍倒。死牛当场肢解,村里会摆流水席分食牛肉。埋完棺材后,坟前立牛角桩。砍牛送葬消耗颇大,但白裤瑶人认为这是隆重的丧葬仪式是值得荣耀的事情,为此,他们多养水牛。

图为砍牛以及瑶族村民分食牛肉的流水席

砍牛习俗由瑶族的食人葬演变而来。在白裤瑶地区,也有许多与之类似的关于食人葬改造的传说。

远古时期,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,当食物严重缺乏,死神降临时,丧失劳动力的老人或者是弱者成了阻碍群体发展的负担。这类人将被杀害,他们肉成了维系民族生存的一种方式。恩格斯在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一书中曾指出,远古时代,“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,在这个阶段大概发生了食人之风,这种风气,后来保持颇久。”虽然食人习俗在今天看来十分野蛮,但在原始人类的蒙昧时代,这是十分合理的事情。

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,孝文化传入白裤瑶地区。广西南丹白裤瑶盛传的《丧俗歌》中唱道:“......你妈死了不让吃,留下尸体做什么?你妈的肉不让我们吃,你吃了我们家的肉怎么办?老九面对众人大声答:你们送来的人肉我没吃,全部腊在火炕上,你们各自拿回去,我妈我要抬去埋......”

从这类歌谣看,瑶族人中已经有一部分拥有了孝道的意识,有了人伦和道德的概念和怜悯之心。这些观念与中原文化十分相近,显示出随着文明的传播和输入,瑶族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改变。但习俗作为一个民族百年来传承的信仰,亦无法轻易撼动,这就导致了野蛮和文明同时在部落中存在着。受到文明开化的瑶族人想要废止食人葬,但仍有一部分人坚持旧习俗。由此可见,从食人葬到砍牛习俗的变迁中,白裤瑶人进行了艰难的反抗和争斗。

从历史上来看,佛教的流传让孝文化广泛传播,这是瑶族废除食人葬的一大动因。南朝时期,佛教开始在岭南传播,各地兴建佛寺。隋唐时期,佛教更臻鼎盛,六祖惠能在岭南创立禅宗南派正宗。此外,瑶族还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,除了以盘王为核心的祖宗崇拜、自然崇拜外,他们还崇信佛教和道教。再有,随着经济发展,瑶族陆续出现了新的丧葬形式。比如白裤瑶的砍牛送葬,蓝靛瑶的火葬等丧葬习俗。这些新的习俗能够逐渐代替了食人葬。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、文明传播,瑶族已经能够保证基本生存的结果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农耕民族中,牛是田间劳作中宝贵的劳动力。白裤瑶将牛当作送葬仪式中的祭品,并将牛分食,是狩猎民族的观念反映。这说明瑶族的祖先是从事狩猎的民族,发展到后来才变为农耕。而今天,砍牛习俗在农业文明的背景下也缓慢地发生着变化。瑶族作家兰怀昌的小说《布鲁伯牛掉下了眼泪》展现了新一代瑶族人对砍牛习俗的看法。

首先,牛不仅仅再是猎物,而且是人类的朋友。故事的女主人公,刚刚失去丈夫理应遵循砍牛习俗的妮娅,对自己家的牛产生了恻隐之心。她不忍心看到自己家的布鲁伯牛也被男人们大口大口地喝着血。妮娅为了布鲁伯牛的命运数次掉泪,充满了不舍与痛苦。小说中布鲁伯牛也被描写的十分具有灵性,当它在祭祀场上被解救下来的时候,布鲁伯牛掉下了眼泪。瑶族作家蓝怀昌饱富深情的描写,体现出已经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瑶族人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,与动物相扶相依的经济方式让他们对牛产生了友好的情感。将牛作为同伴,这是白裤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跨越。虽然终以羊和猪替代了牛,但也说明白裤瑶人正在从远古时期,向自然攫取,掠夺自然与自然对立的立场,逐渐转向与自然合作。

其次,当刀耕火种的时代已经过去,“一山吃空,再移一山”的理念被废除,安定下来的白裤瑶的人们更加依靠农业。牛的地位陡然上升,但是古老的习俗还在继续。失去了丈夫后的主人公妮娅,带着九岁的小女儿,正面对着布鲁布牛即将被砍,家中劳动力大打折扣以至于生存举步维艰的窘境。即使砍牛在当地人看来是为了将死者从这个世界送往另一个世界,妮娅对砍牛习俗依旧深恶痛小说中提到政府扶贫工作正在开展,为了发展农业,政府给村寨送来水牛,但是在古老习俗的支配下,理应被当作劳动力的牛依旧在一次次送葬仪式中被砍杀。小说多处提到,在砍杀牛之后,老老少少都必须用脚犁地来填补牛的缺失。瑶族村寨既需要牛,又要杀牛,这个矛盾再次表现出经济基础与人们意识观发展的不一致性。

与从食人葬到砍牛习俗的演变一样,习俗的改革是从少数人的行为“越轨”开始的。在全村为砍牛仪式积极筹备之时,妮娅唤起了与她同病相怜的魔师徒黎卡多的共鸣。砍牛现场,黎卡多顶着四大寨长老们的压力,改变了神的宣言,祭祀品变成了一只山羊和一只猪。

砍牛习俗是落后于时代的民俗,在与经济发展相悖的情况下,必将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冲突,也必然将动摇新一代人对它的信仰。在今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,在瑶族人民的生活里,砍牛习俗还会跟随时代不断变迁,不断满足瑶族人民的生活。


 
友情链接: 邳州网站建设 徐州网站建设 电子花圈 电子拱门 电子灵堂 电子供桌 LED显示屏 徐州殡葬服务 电子花圈
徐州佳信殡葬服务有限公司 手 机:18905223455 15852103345 地 址:邳州市邳城镇古城路125号
苏ICP备19040125号 技术支持:徐州慧网